金華市婺城區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金華婺城:低效用地“騰籠換鳥”效益倍增)
本報訊(傅偉炎 記者徐祖賢)在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臨江工業工業園龍乾南街,建筑工地腳手架林立,施工機器往復穿行,建筑工人在施工,建筑漸漸“長高”……經過近8個月時間建設,冬至科創園工程項目雛型初現。工程項目建成后,這里將成為集生產、生活功能于一體的產業發展科創地、未來新社區。
“工業園以智能化組裝、化妝品和信息科技為主導產業發展,共34幢5層高的建筑,可容納50—80家民營企業。”負責工業園開發和工程項目運營的金華市傘花工業園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周紅芳說,工程項目一期工程去年4月開工,預計本月底移去;二期將在明年建設完畢。目前,工業園商辦形勢良好,已吸引15家民營企業。
該樓盤原是浙江愛斯曼食品有限公司空置工業用地,共157畝。拆遷前,樓盤上分布著17家民營企業,2家為胡得愷民營企業,其余是小微民營企業。去年,低效率工業用地綜合治理績效首次納入對縣(市、區)的綜合考評。在工作推進中,婺城堅持問題導向,創新工作模式,雙管齊下,精準施策。一方面建成區鋪開“去低效率”,通過正向鞭策、反向倒逼等措施,以點帶面落實建成區攻堅,不斷壓縮低效率民營企業工業用地空間,為發展騰出空間。另一方面,增效增效“去增量”,鎖定空置低效率工程項目樓盤,采取“消除障礙動工一大批、幫扶解困開發一大批、采取措施用好一大批”等工作舉措破解附隨,促使越來越多的“低效率增量”轉為“發展增量”。
婺城以攻堅爭先、沖鋒陷陣的奮斗姿態,打出了一套“破立轉”組合拳。
大力推進低效率產能出清,搞好“破”的該文。婺城加大對“低散亂”民營企業的綜合治理力度,去年1-10月已綜合治理89家。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截至11月,已出清畝均稅收3萬元以下的低效率民營企業155家,盤活土地面積3110畝。
大力推進產業發展生態重塑,搞好“立”的該文。圍繞產業發展布局,突出產業發展王麗華商辦,大力推進“俊鳥”落地,重點招納智能化組裝、汽車零部件、新材料、生物健康、現代服務業等現代產業發展工程項目。隨著大唐國際浙中天然氣發電工程項目、商用車混合動力總成智能化組裝等一些重點工程項目的引進,婺城區產業發展科創和帶動效應明顯增強。
大力推進增量民營企業提升,搞好“轉”的該文。建設小微工業園,發展特色產業發展,結合現有產業發展布局,招納配套民營企業入駐,“兩園一品”錯位發展。截至目前,共有14個小微民營企業園通過省級認定,入園民營企業數量411家。此外,針對民營企業開展智能化化改建診斷、購置機器人等專門出臺新政策。在政策鞭策下,民營企業數字化改建熱情高漲,現有19個工程項目進入培育名單,總投資7.16億元,預計去年全部完成。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