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樞鮮泉城”全國名片,濟南發文推進冷鏈物流發展
近日,濟南市政府辦公廳印發《濟南市冷鏈物流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明確到2025年,基本建成國家肉類水產品冷鏈物流集散貿易中心、全國重要的醫藥產品冷鏈物流集散基地,初步建成全國重點品類冷鏈物流全渠道保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和冷鏈物流樞紐經濟創新發展先行區。
濟南將創新打造渠道品牌,打造集散樞紐、“集散樞紐+居民消費”“集散樞紐+主產區”“集散樞紐+銷地”渠道品牌均不少于2個,“樞鮮泉城”成為在全國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冷鏈物流保真渠道名片;持續優化設施網絡,新增冷庫100萬立方米,建設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不少于500個、城市生鮮配送末端網點不少于50個;不斷增強樞紐作用,省會經濟圈公路冷鏈班車常態化運營線路不少于7條,國際國內冷鏈班列線路不少于5條,醫藥產品物流總額超過1000億元;加速壯大樞紐經濟,打造2至3個品類冷鏈商貿物流總部基地、1至2個高能級冷鏈商貿物流總部基地。
發展重點方面,濟南將重點發展肉類水產品優勢品類、醫藥產品優勢品類、乳品,速凍預制食品重點品類、果蔬重點品類、花卉特色品類5大品類。其中提到,濟南將打造全國性的醫藥產品冷鏈物流集散樞紐,濟南高新區、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市中區、槐蔭區、章丘區、歷城區支持藥品流通企業完善醫藥產品物流中心設施設備條件,持續提升醫藥產品物流配送服務水平,拓展服務網絡。
主要任務方面,《行動計劃》要求,要將我市打造成為“集散樞紐+”冷鏈物流體系建設的聚合區、示范區和先行區。強化設施網絡效能,提升國際陸港核心區冷鏈轉運分撥能力,推進市域農產品“首末一公里”設施建設,提升國際陸港核心區冷鏈轉運分撥能力;鼓勵快遞企業網點配置冷鏈設備設施;增強濟南市域、省會經濟圈產地和銷地冷鏈支線的網絡集散能力;加快建設中日韓“海上高速公路”進出口農產品集散貿易中心,積極拓展日韓—歐美冷鏈產品進口、轉口國際冷鏈物流功能。
塑造流通渠道品牌,全鏈條構建名特優農產品保真流通渠道,著力打造冷鏈物流渠道品牌建設示范區。支持濟南國際陸港核心區和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國家物流樞紐,打響冷鏈產品“樞鮮泉城”集散城市名片;協同拓展冷鏈品牌渠道鏈條,主動對接打通京津冀、長三角地區的大型農批市場、大型連鎖流通企業等銷售主渠道,做亮“樞鮮泉城”集散直通消費末端的“集散樞紐+銷地”冷鏈物流渠道品牌。
培育壯大產業集群,引領冷鏈產品精深加工業集聚,打造冷鏈物流樞紐經濟先行區。壯大冷鏈商貿物流總部經濟,打造特色冷鏈商貿物流總部集群;創新農產品流通模式業態,創新構建“冷鏈物流+貿易”集散流通體系;
提高創新發展水平,加大先進技術裝備研發應用,引導濟南國際陸港核心區和集散基地、集配中心優先推廣應用分級預冷裝置、大容量冷卻冷凍機械,鼓勵冷鏈物流企業使用節能環保多溫區冷藏車,推廣應用吸氧保鮮膜、遠紅外線陶瓷保鮮膜等新材料;推動冷鏈物流綠色智慧發展,鼓勵使用綠色、安全、節能、環保的冷藏車及配套裝備設施;推進冷鏈物流標準化建設,鼓勵冷鏈物流企業和社會團體承擔或參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制定,高起點制定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
完善市場監管體系,健全政府監管機制,創新信用監管機制,完善冷鏈物流企業服務評價體系,推進以信用風險為導向的分級分類監管;加強各環節檢驗檢測檢疫,完善應急檢驗檢測檢疫預案,提高應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等應急處理能力;推進全程可追溯,積極對接我省及國家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平臺,擴展內貿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功能,推動海關、市場監管、交通運輸等跨部門協同監管和數據融合。
《行動計劃》還提到,要進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冷鏈物流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對符合信貸條件的重點冷鏈物流載體項目,簡化貸款程序,優化信貸服務。
記者:張成地 校對:高新 編輯:劉梅梅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直擊堵點,讓生物醫藥等冷鏈物流不“斷鏈”!東航冷鏈物流(上海)有限公司在保稅區域揭牌運作
下一篇:返回列表